
【10月之星】范玲無師自通成為半個財務專家的心路歷程
今天故事主角是治理團隊社工范玲。有人爆料說她最近修成“無師自通學習大法”,于是決定帶大家一探究竟。
原來所謂的“無師自通”,是范玲被“專業(yè)社會組織助推酒仙橋危改社區(qū)多元治理項目”綁架后的一次自我營救歷程。在這趟刻骨銘心的艱苦跋涉中,她練成了“無師自通”神功,成了聯(lián)盟里的半個財務專家。
2017年7月范玲接手酒仙橋項目,該項目難度之大被大伙所公認,當初她感覺有心無力,孤身一人在社區(qū)苦苦掙扎。然而,沒想到這種“孤立無援”卻激發(fā)了范玲的學習潛能。她不愿意麻煩別人,只好開啟無師自通模式。
去年10月,面對酒仙橋項目中大量的結(jié)項材料、財務整理等工作,還是小白的范玲一臉懵逼:她發(fā)現(xiàn)培訓的內(nèi)容和實際操作怎么不一樣呢?
她不會填報銷單,但想到依葫蘆畫瓢,就找到以前終期評審拍的憑證照片。照片上怎樣填,她就照著填。范玲知道終期的財務資料可是韓姐留下的,韓姐雖然人不在身邊,但她留下的經(jīng)驗還是靠譜的。盡管這樣參考著填報銷單還是出了些錯,但經(jīng)歷過一次,她就長記性了,填報銷單工作就此打通。
?很多同工都問范玲多欄賬怎樣做。范玲說那時她沒人可問,都是自己看懂的。多欄賬內(nèi)藏很多技巧,以做預算為例,第一次范玲用了4個小時,第二次只用半小時。借助第一次的4個小時,她摸清了所有門道,其中涉及按合同做預算,內(nèi)容要寫清楚明細等。
?范玲特別強調(diào)多欄賬表格里要找到格子與格子之間的運算關(guān)系,盡量套用公式,別自己加減乘除。一件事項把科目分好,其他就不必再分了。這樣至少可節(jié)省一半時間。范玲總結(jié)出來的一些算法甚至比前輩的經(jīng)驗還好使。在使用EXCEL上,范玲認為一些簡單的求和操作就能應付工作,用不著精通復雜的函數(shù)。
范玲眼中的無師自通其實并非真的“無師”,只是她覺得跟別人一步一步學習,效果并不理想。培訓課件對范玲而言,也只是一塊敲門磚。范玲主動找到學習的點,用心琢磨,總結(jié)出自己的方法,形成深刻記憶。這個意義上看,范玲不是“無師”而是“處處皆師”。
?有心的范玲就像一臺靈敏的雷達,時刻偵察著各種知識點。她能從妮妮姐、尚姐無意的一句話中記住了朝陽的稅點、千禾的稅點分別是多少;她能從和社區(qū)書記主任、專家學者的半小時聊天中提煉出各種干貨。
?為什么大家覺得范玲平常不喜歡讀書看書,但又好像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?只因為她能快速消化別人的知識,變成自己的東西,并且記牢了。想用的時候就隨時取出,成為同工心中的哆啦A夢。
范玲打趣的說:“兩小時課件,你記不住多少東西,看完書,也許只剩一堆字。”只要遇到她想學,感興趣的點,范玲無論有師無師,她都有自己的方法“自通”。
今天的范玲,項目財務問題很少能難住她的。她不是財務專業(yè)出身的,但就有這份瀟灑和自信。難怪她在對內(nèi)對外的各類項目財務培訓課上都表現(xiàn)得如此淡定、從容。
不僅項目財務管理,憑借酒仙橋項目的半年摸爬滾打,范玲把項目流程、資料整理、活動執(zhí)行、第三方要求等一個項目周期內(nèi)要做的事情統(tǒng)統(tǒng)搞定。
榜樣的力量傳達出一個道理,社工日常工作繁忙,學習時間很少很寶貴。除了系統(tǒng)的基礎(chǔ)性學習,日常中做一個有心人,躬行中善于捕獲任何一個知識點,日積月累,也能做到無師自通。(未完待續(xù))